关于电动车的“5个谣言”十个人有九个都听过盲目的信以为真
不过,相比汽车,电动车目前在技术,在管理上都没有“尽善尽美”,尤其是两轮电动车,它由于价格相对较低廉,也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,它的整个产业链都相对没那么“高大上”,电动车的生产很多都是小厂,销售很多都是个体户,而使用很多都是底层的普通老百姓。
因为电动车在交通工具领域“地位”不高,无论是行内专家、权威媒体对它的报道,发表专业性的意见并不多,不像汽车,针对于汽车的软件就有多个,但针对于两轮电动车的软件,作为行内人的小行家,到今天都没有听过一个。
虽然电动车的信息源自并不像汽车那么多,但电动车的关注度可并不低,我国有数亿的电动车主,一旦电动车发生了政策的改变,就会引来全民的关注,比如之前的“头盔热”、“上牌热”、“持证上路”等问题,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网络热议。
而除了政策,其实不少车主还十分关注电动车的保养知识,每天这一些内容的搜索量都有数十万,但无论是政策还是保养知识,网络上虽然有很多内容,但仔细一看,大部分内容都十分相似,而且内容也是“亦真亦假”,这让不少电动车的“小白”或者一些老年人,看到某些内容就会信以为真,小行家作为行内人,对于“虚假”内容每次看到也都十分气愤,如今,我找到了网络上流传最广的“5个谣言”,来进行辟谣,希望我们大家别再被忽悠了。
大概10年前,我们新买手机之后,都会牢记第一次充电要充1天时间,这样电池才会更有用,而电动车作为“电池”驱动的车型,网络上也有着关于新买电动车,首次充电要充1天,这样电动车才会达到官方的理论续航,那么,线天吗?
:如今无论是手机还是电动车,首次充电根本不需要非常延长时间,按照说明书时间充电就可以,而延长时间充电,不仅不会增加续航,还会因为“过充”伤害电池,导致电池续航下降。之所以以前有要求首次充电很长时间,这主要是源自于镍类电池,其中之前被应用的镍镉电池具有的记忆效应,也就是说,它会记住上次充放电的节点,给电池立下一个可利用容量的界限,而
铅酸电池容易鼓包,这是很多车主都知道的事情,而电动车存在自燃的风险,这是很多车主也都都说过的事情,但铅酸电池鼓包之后,就可能会自燃甚至“爆炸”,这具有可信度吗?
:铅酸电池的鼓包和“爆燃”其实没关系,鼓包是因为电池在充电的时候会发生化学反应,由此产生氧气和少量的氢气体,由于没有正真获得快速排出,就会导致电池胀大鼓包,有人说的会爆燃,主要是看到有氢气的缘故,但殊不知,氢气的爆炸极限4-74% ,不在这个范围根本点不着火,铅酸电池内的氢气根本不可能达到,所以,铅酸电池从理论上不会爆燃,目前也没有铅酸电池爆燃的案例。而目前所发生的所有电动车爆燃,根源都是锂电池,因为锂电池里面金属十分活跃,而锂电池体积小容量大,在高密度的情况下,一旦暴露在空气中生产化学反应就会发生爆燃,但铅酸电池内部的铅酸或铅板,都不是可燃物质,所以不会存在爆燃的可能性。
电动车的电池续航会随着使用时间而逐渐变得不耐用,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,并且,如果电池使用了不当的充电习惯,暴力的骑行方式,都会让电池续航变差,而网络上流传“补水”就能修复续航,真的行得通吗?
:“补水”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有一定的作用,咱们不可以把“补水”当作修复续航的方式,只有电池使用时间并不久,但由于经常让电池持续高温,导致了电池里面的电解液加速蒸发,而缺乏电解液影响了电池在蓄电能力,理论上这样一个时间段“补水”会起到修复作用,但在实际生活中,电池的电解液在2年之内不会蒸发到影响蓄电能力,而超过2年的电池已经老化严重,强行的“补水”不仅不会增加续航,反而会加速电池报废的速度,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。
近2年电动车迎来了规范治理,关于电动车的整治内容就“铺天盖地”的袭来,而有的真实,有的虚假,有的是“断章取义”,其中关于考驾照,是最常见的一个内容,那么,电动车真的需要考驾照吗?
:这是典型的断章取义、危言耸听,利用了很多人一直觉得,电动车就是两轮电动车的心理,给人一种误导,自己的电动车需要考取驾照,其实官方要求考驾照的电动车,是在时速、动力、重量方面达到标准,才会要求持证,普通的电瓶车,是不需要考取驾照的。需要考取的驾照的电动车,时速大于25公里/小时,重量大于55公斤,电机功率大于400W,达到这些标准才需要持有驾驶证上路,而时速大于25公里/小时,需要持有D证、E证、F证的其中一个,时速大于50公里/小时,需要持有D证、E证的其中一个,大家牢记这个标准,不要被一些危言耸听的内容忽悠了。
这是很多电动车主都听过的一个规定,甚至个别地方,在给电动车上牌的时候,还真的需要缴纳保险费才能领到牌照,甚至以各种办法诱导,电动车必须要交保险,那么,电动车真的需要交保险吗?
:众所周知,只有机动车才有强制保险,用来保障在道路行驶的事故处理的问题,而非机动车是不需要交纳强制保险,电动车很复杂,它有机动车的一部分,但大部分车主使用的都是非机动车,是不需要交保险费,当然,车主是可以自愿交纳商业险,但若不想交保险费,绝对不能听信一些上牌点的人忽悠,或者保险公司的人诱导,电瓶车强制交保险,无论在哪里,都是得不到支持的事情。
以上这5电动车“谣言”,是网络上最常见的内容,也是很多车主不了解,最容易“信以为真”的内容,这一些内容,有的是陈旧的事实,已经不适用,有的是断章取义,成为一些营销号的“博眼球”的方式,都没有可信度。
最后,小行家提示警醒我们,不要过于轻信网上的一些内容,对于一些内容,我们要积极地求证,抱着质疑的态度去对待它,在保养知识的内容,可以多看一些观点,遇到电动车的问题,最好是找线下的维修老师傅请教,而对于一些规定的内容,尤其是需要收费方面,要跟当地的交管部门核实,如今,无论是在网上,还是现实的生活中,各种“套路”频出,内容也是“亦真亦假”,广大车主不能看一个信一个。